猫律师网

如何理解“故意破坏”在刑法117条中的犯罪构成要件?

19人参与 |  2024年04月22日 00:27|  作者:   |  评论:0
  摘要  

如何理解“故意破坏”在刑法117条中的犯罪构成要件?一、行为特征“故意破坏”在刑法第117条中特指对公私财物进行的毁损、损坏行为。具体行为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砸、烧、拆、割、涂污等,导致财物价值减损或丧失原有功能。此行为须具有明显的物理性、有形性,且能直接造成公私财物的实际损害。二、主观心态“故意破坏”...

如何理解“故意破坏”在刑法117条中的犯罪构成要件?

一、行为特征

“故意破坏”在刑法第117条中特指对公私财物进行的毁损、损坏行为。具体行为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砸、烧、拆、割、涂污等,导致财物价值减损或丧失原有功能。此行为须具有明显的物理性、有形性,且能直接造成公私财物的实际损害。

二、主观心态

“故意破坏”的主观方面须具备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公私财物被破坏,仍积极追求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其动机可能出于报复、泄愤、敲诈勒索或其他非法目的,但动机不影响本罪的成立。此外,行为人还需对破坏对象为公私财物有明确认识,误将他人财物当作自己财物予以破坏的,不构成此罪。

三、客体侵害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这里的公私财物既包括国家、集体所有的财产,也包括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行为人破坏公私财物的行为,实质上是对财产权利的非法侵犯,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四、法律后果

根据刑法第117条的规定,故意破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17条:“故意破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对于刑法117条,何种情况属于“情节严重”范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17条所涉及的罪名是“破坏交通设施罪”,其规定:“破坏轨道、桥梁、隧道、公路、机场、航道、灯塔、标志或者进行其他破坏活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其中,“情节严重”作为影响量刑的重要因素,一般需要结合具体事实和相关司法解释进行综合判断。根据司法实践和相关法律规定,对“情节严重”的认定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行为手段的恶劣程度:如使用爆炸、放火等极端危险方法破坏交通设施,或在重要节日、重大活动期间实施破坏行为,对社会公共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2. 破坏后果的严重性:虽未实际导致交通工具倾覆、毁坏,但已导致交通中断、严重拥堵,或者对重要交通枢纽、关键线路造成严重影响,危及大量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3. 犯罪动机的卑劣性:如出于报复社会、恐怖袭击等恶意动机,故意选择破坏交通设施,以达到制造恐慌、扰乱社会秩序的目的。

4. 犯罪次数与持续时间:反复多次实施破坏行为,或者长时间持续对同一交通设施进行破坏,显示犯罪行为的顽固性和危害性。

5. 犯罪后的态度:如拒不认罪、逃避法律责任,或者未能积极赔偿损失、修复设施,表明其缺乏悔过之意,加重其犯罪情节。

相关法条: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交通设施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6〕18号):该司法解释对“破坏交通设施罪”中的“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的情形进行了细化,明确了“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和“造成严重后果”的认定标准,为认定“情节严重”提供了直接的法律依据。

2.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公通字〔2008〕36号):该规定明确了破坏交通设施案的立案追诉标准,其中部分条款涉及“情节严重”的认定,如“造成列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等大型公共交通工具延误运行二小时以上的”等。判断破坏交通设施行为是否属于“情节严重”范畴,需综合考量行为手段、破坏后果、犯罪动机、犯罪次数与持续时间以及犯罪后的态度等多个因素,并依据相关司法解释和规定进行具体分析。在实际案件中,法院将根据这些因素的实际情况,依法作出是否属于“情节严重”的认定,从而对被告人进行适当的量刑。

“故意破坏”作为刑法第117条规定的犯罪行为,其构成要件包括对公私财物实施的具有物理性和有形性的毁损行为,行为人对此持有直接故意的心态,侵犯的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并根据破坏数额及情节严重程度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理解并准确把握这些构成要件,对于司法实践中认定此类犯罪,保护公私财产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公众应自觉遵守法律,尊重他人财产权,避免因一时冲动而触犯刑法。

来源:互联网, 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扣扣号:185#0792#13去掉#号)